2011年9月7日 星期三

[ 親子 ] 說道理?


最近在讀一本有關「親子教養」的書,書中以科學的角度及作者的實際輔導案例,探討親子間的互動與教養。其中一篇提到一件事,讓我有醍醐灌頂的感受。今天藉此文章做為自己的警惕,也當作一份分享,希望有遇到同樣狀況的朋友,都能得到一些幫助。



偶爾,大女兒(5歲)會板著一張臉或氣沖沖的跑到正在忙的我旁邊,有時候開口就開始抱怨剛剛一起玩的誰誰誰不好,有時則不發一語自己在旁邊生悶氣。而我的應對,則是急著開導她,通常說的話不外乎:



「妳可以不要跟他們計較啊,或者妳可以怎樣怎樣...」
「妳可以用XXX的方法來解決這件事情嘛,怎麼遇到事情都不動動頭腦呢?」
「這有什麼好生氣的呢?你就怎樣怎樣、如何如何跟他們說就好了...」



諸如此類的對談,通常的結果就是,女兒的氣沒消,連我的火氣也上來了。因為我的「建議跟方法」完全不被採納。本來一個在氣,最後變成2個在氣...

這樣的情況,直到最近我因為一些事情得到了體悟,而書中的論點,更解開了這些一直存在的盲點。到底問題的癥結出在哪呢?

問題的關鍵就出在「我是女生」。 



是的。男女之間的差別,無論外觀或邏輯思維,從0歲開始就決定了。
30歲的女人是女生,5歲的女孩也是女生。女生與生俱來的思維,是男生們一輩子都無法完全理解與感同身受的。所以,當一個女生跑來跟你訴苦、抱怨、發脾氣,請所有男生記住,她絕對不是想聽你提出解決對策或精闢分析。什麼是最好的解法?

抱抱她」,這樣就夠了。

不相信嗎?原來我也不相信,但經過實驗,事情就是這麼神奇!

原 來,女兒受了委屈或遭受挫折來向你抱怨訴苦,身為父母,其實妳不必急著替她找解決方法,或給任何的建議。她們要的,不過就是你的一個擁抱,一個安慰。幼小 的心靈裡,希望爸爸媽媽這個世界上她最愛的人,能安慰她。在別處受傷回來,得到的是最愛的人幫她撫平傷口,而不是幫她想什麼(自以為是)的好方法。

語言學家 Albert Mehrabian 研究後提出:

人與人的溝通是 :  7%語言 + 38%音調 + 55%面部表情

可見一個良好的溝通,語言只佔了7%,是多麼的微不足道。
各位跟我一樣幸福,家裡有位寶貝女兒的老爸,請記住,在這個女兒還願意這麼黏你的階段,多多抱抱她,親親她,她受傷的時候給她安慰,她表面出色的時候給她鼓勵。

再說一次,閉上你的嘴,伸出你的手。^_^

ps.最後,我想你沒忘記,你的妻子、女朋友也是女生吧(?)。當她跟你抱怨某件事或哭訴時,請不要傻到跟她「說道理」,或給她ABCD解決方案,伸出你的手,狠狠的給她.....抱一下。你會發現,什麼問題都已經解決了。

Facebook留言板:

0 意見: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